服务咨询电话:

177-5141-3502

附着力测错 = 防护白做!PCB 三防漆百格测试 3 步标准 + 5 级判定,错 1 步全返工

发布时间:2025-11-14 10:06:43 人气:

某户外设备厂因附着力测试未划透漆膜,误判 “0 级合格”,结果 1000 块 PCB 装机 3 个月后,三防漆大面积脱落,PCB 被雨水腐蚀,直接损失超 20 万元 —— 这正是附着力测试不规范的典型代价。附着力是三防漆与 PCB 的 “结合力核心”,常温附着力差的漆料,即便耐盐雾、耐高低温性能达标,长期使用也会因振动、温变脱落失效。以下从 “制样关键要求 + 测试标准步骤 + 5 级判定场景化适配 + 4 大避坑案例”,帮你掌握可落地的附着力测试体系,避免因测试误差导致批量故障。苏州丙烯酸三防漆供应商哪家专业?

附着力测错 = 防护白做!PCB 三防漆百格测试 3 步标准 + 5 级判定,错 1 步全返工(图1)

 

一、先避坑:3 个致命测试误区,90% 人都踩过

在讲标准前,先明确最易导致误判的 3 个误区,这些错误会让测试结果完全失真:

1. 误区 1:漆膜未完全固化就测试

某厂有机硅漆仅固化 3 天(标准 7 天),测试显示 0 级,实际完全固化后复测降至 2 级 —— 未交联的树脂分子附着力虚高,测试无参考价值;

2. 误区 2:百格刀未划透至基材

仅划破漆膜表层(未露铜 / 基材),胶带拉扯时无脱落,误判 0 级,实际装机后振动会导致漆膜分层;

3. 误区 3:用普通胶带替代专用胶带

用文具胶带(粘接力 5N/25mm)替代 3M 600 胶带(粘接力 10N/25mm),附着力 2 级误判为 0 级,低粘胶带无法模拟实际使用中的剥离力。


二、步骤 1:制样 —— 决定测试准确性的 “基础关”,4 个参数必须达标

制样是附着力测试的 “前提”,干膜厚度、固化程度、表面状态等参数直接影响结果,需按 “4 达标 1 排除” 执行:

1. 核心制样标准(按漆料类型分)

三防漆类型

干膜厚度要求(μm)

完全固化时间(25℃)

固化验证方法

表面状态要求

丙烯酸类

20-30

24 小时

指甲划无划痕,按压无黏腻感

无气泡、无缩孔、无针孔

聚氨酯类

25-35

48 小时

划格测试前附着力预检≥4B 级

无流挂、无橘皮、无缺胶

有机硅类

30-40

7 天(或 120℃烘 4 小时)

拉伸强度≥5MPa(拉力计测试)

无开裂、无分层、无杂质

橡胶型

25-30

72 小时

伸长率≥25%(拉力计测试)

无发白、无褶皱、无残胶

2. 制样避坑要点

• 厚度控制:用湿膜卡实时监控喷涂厚度(湿膜 = 干膜 / 固含量,如丙烯酸干膜 25μm,固含量 50%→湿膜 50μm),厚度偏差超 ±5μm 需重新制样;

• 表面清洁:制样前用异丙醇擦拭 PCB 表面(去除油污、灰尘),否则油污会在漆膜与基材间形成 “隔离层”,导致附着力虚低;

• 环境要求:固化环境温度 23±2℃、湿度 50±5% RH,避免高温高湿导致固化不均(如南方雨季需用除湿机控制湿度)。

实战案例:某消费电子厂制样时未清洁 PCB,油污导致有机硅漆附着力从 0 级降至 3 级,重新清洁后复测恢复 0 级,避免误判漆料质量问题。


三、步骤 2:测试 —— 标准化操作 “关键关”,工具 + 动作都有严格要求

附着力测试(百格法,参考 GB/T 9286-2021)需用专用工具,每个动作的力度、角度、速度都影响结果,不可凭经验操作。

1. 测试工具选型(缺一不可,工具错 = 结果错)

工具名称

规格要求

核心作用

避坑要点

百格刀

网格尺寸 1mm(通用)/2mm(厚漆膜>50μm),刀刃锋利无缺口

划出标准网格,确保每格受力均匀

不可用钝刀(会撕扯漆膜,导致脱落面积偏大),每测试 10 块板需检查刀刃(缺口超 0.1mm 需更换)

专用胶带

3M 600/3M 810(粘接力 10±1N/25mm),宽度 25mm

模拟实际使用中的剥离力

不可用过期胶带(粘接力下降 30%+),胶带需在测试前从冰箱取出(23℃放置 30 分钟,避免低温影响粘接力)

放大镜

放大倍数 10-20 倍,带刻度(精度 0.1mm)

清晰观察格子边缘脱落情况

不可用肉眼直接判断(<0.5mm 的脱落肉眼难识别,易误判等级)

毛刷

尼龙材质,刷毛柔软(直径 0.1mm)

清除划格产生的漆屑

不可用硬毛刷(会刮落漆膜,导致脱落面积偏大)

2. 标准测试步骤(分 4 步,每步有参数)

1. 固定试样:将 PCB 试样放在硬质工作台(如大理石台面)上,用夹具固定(避免测试时晃动),确保测试区域水平(倾斜角度≤1°,否则划格力度不均);

2. 划格操作

◦ 手持百格刀,刀刃垂直于漆膜表面(角度 90°),力度均匀划下,确保划破漆膜至基材(露铜 / 基材颜色),横向划 10 条线,间距 1mm,形成 10×10 个 1mm² 小格;

◦ 旋转百格刀 90°,纵向重复划格,与横向线条交叉形成网格,划格后用毛刷轻轻扫去漆屑(不可用力擦拭);

3. 贴胶带测试

◦  25mm 宽专用胶带,完全覆盖网格区域(超出网格边缘至少 5mm),用手指按压胶带(压力 500g,确保胶带与漆膜完全贴合),静置 60±5 秒;

◦ 捏住胶带一端,沿 45° 角快速撕下(速度 300mm/s,不可缓慢拉扯,缓慢会导致脱落面积偏小);

4. 观察记录:用 10 倍放大镜观察网格区域,记录脱落格子数量及面积,对照 ISO 等级标准判定结果。

实战案例:某汽车电子厂测试时缓慢撕下胶带(速度 50mm/s),附着力 2 级误判为 0 级,按标准速度(300mm/s)复测后恢复真实等级,避免将不合格产品流入下游。


四、步骤 3:判断 —— 场景化 “验收关”,不同场景等级要求不同

ISO 附着力等级(0-5 级)需结合 PCB 使用场景适配,并非所有场景都需 0 级,盲目追求高等级会增加成本,等级过低则会导致防护失效。

1. ISO 附着力等级标准(带实拍特征)

ISO 等级

脱落特征

脱落面积占比

放大镜下实拍特征

核心影响

0 级

切口边缘完全光滑,无任何脱落

0%

网格边缘无漆料残留,基材无裸露

最优等级,适配所有场景

1 级

仅切口相交处有小片脱落

≤5%

交叉点有<0.5mm² 的小脱落点,单个网格无完整脱落

适配室内干燥场景(如办公设备)

2 级

切口边缘 / 相交处有脱落

5%-15%

边缘有连续脱落带(宽度<1mm),单个网格无完整脱落

仅适配低振动、常温场景(如小家电)

3 级

沿切口大片脱落,部分网格完整脱落

15%-35%

多个网格完整脱落,脱落区域连成片状

不合格,易在振动中大面积脱落

4 级

大片脱落,网格大部分脱落

35%-65%

70% 以上网格有脱落,仅残留少量漆膜

严重不合格,短期内会完全脱落

5 级

几乎完全脱落

>65%

网格区域无完整漆膜,基材大面积裸露

完全失效,无任何防护作用

2. 场景化等级要求(直接套用)

使用场景

推荐附着力等级

失效后果(等级不达标)

测试频率

户外设备(基站、监控)

0 级

3-6 个月漆膜脱落,PCB 腐蚀

每批次首件 + 每 500 块抽检 1 块

汽车电子(发动机舱、中控)

0 级

高温振动导致脱落,电路短路

每批次首件 + 每 200 块抽检 1 块

工业控制(车间设备)

0-1 级

6-12 个月边缘脱落,防护性能下降

每批次首件 + 每 1000 块抽检 1 块

消费电子(手机、电脑)

1 级

无明显失效(低振动、常温),长期使用边缘轻微脱落

每批次首件测试

医疗设备(监护仪)

0 级

潮湿环境导致脱落,设备故障

每批次全检(关键部件)

实战案例:某医疗设备厂将 1 级附着力的 PCB 用于监护仪(要求 0 级),6 个月后因潮湿环境,漆膜边缘脱落,潮气侵入导致设备报警故障,返工后改用 0 级附着力漆料,问题彻底解决。苏州丙烯酸三防漆供应商哪家专业?


五、全流程避坑 checklist:4 步确保测试有效

1. 制样前:确认漆料固化时间(如有机硅 7 天)、干膜厚度(25-30μm)、PCB 清洁度(无油污);

2. 测试前:检查百格刀刀刃(无缺口)、胶带有效期(未过期)、放大镜倍数(10 倍);

3. 测试中:确保划格透基材、胶带贴合 60 秒、45° 快速撕胶带(300mm/s);

4. 判定后:结合场景确定等级(户外 0 级、室内 1 级),不合格需排查 “漆料质量 / 制样 / 测试操作”(优先查制样和操作)。

 

本文为东莞润莘电子(www.gdrxs.cn)原创作品,©2025。

未经书面许可,谢绝任何形式的转载、摘编或用于任何商业目的。

欢迎在社交媒体上分享本文链接。


在线客服
服务热线

服务热线

17751413502

微信咨询
东莞润莘电子科技有限公司
返回顶部